发表日期: 2024-07-16 08:00:00 来源: 厦门日报
“展示空间”吸引大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前来参观。
文/图 本报记者 柯笛
近日,“厦门党风政风监督台”展示空间(下称“展示空间”)升级更新,不仅新增了展示板块,还更新了一批民生问题、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吸引大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前来参观。据统计,自2023年1月开放至今,“展示空间”共接待240批次6000余名参观者,特别是今年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参观热度持续攀升,仅两个月就接待136批次3800余人。
更新升级后的“展示空间”,突出市纪委监委“做实政治监督、做深日常监督、做准专项监督、做强基层监督”的理念;突出市纪委监委守正创新,打造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纪委监委专责监督与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1+N”监督矩阵作用;突出纪检监察机关一手抓刚性力度、一手抓柔性温度,既把严的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在监督执纪中传递组织关怀等相关内容。
“展示空间”大变样 营造浓厚氛围
进入“展示空间”,六大主题展示板块映入眼帘,市纪委监委的一系列创新监督举措一一呈现。
“严管厚爱 力促担当”是本次升级更新的新增板块,重点介绍了市纪委监委“鼓励跳起摸高,反对庸懒懈怠”的主要举措,以及容错纠错中“看主观动机、看客观条件、看程序、看政策、看后果”的“五看工作法”,图文并茂,言简意赅,体现了市纪委监委积极营造抓改革、促担当、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正风肃纪 巩固堤坝”板块,“鹭岛正风 十大亮点”部分颇为吸睛。梳理总结的“一月一主题”“作风微课堂”“排雷式监督”等党风政风监督举措,既明确了纪律红线,也表明了我市纪检监察机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住宅地址被冒用登记、偏远山区群众吃水难、一个盖章卡住300万元招商奖励、采购款迟迟未拨付……在“枝叶关情 民生在心”和“服务大局 护航发展”板块,分别更新了一批本报“监督在线”报道的典型案例,体现了市纪委监委发挥“1+N”监督矩阵作用,通过小切口监督,推动解决群众、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企业有所感、有所得。
感受作风建设实效 掀起参观热潮
湖里区社会保险中心预约参观,东海救助局厦门救助基地预约参观,中交厦门地铁6号线某项目部预约参观……随着“展示空间”的更新升级,近段时间,参观活动掀起热潮,“展示空间”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参观者的身影。目前参观预约已经排到了7月底。
“展示空间”虽不大,却发挥了作风建设“大课堂”的功效。“此次参观让我深受启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党内监督与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公开、公正,确保党内监督见到实效。”不久前,市数据管理局一名参观者写下这样一段感言。在深化推进“点题整治”、做准专项监督的展示区,不少参观者也留言感叹,第三代社保卡首次就医需人工激活等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正是“打深井”意识的体现,做事一抓到底,健全完善了长效机制,监督过程也形成了有效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