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陈某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他完全符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条件,怎么只领到了低保呢?”2024年5月,厦门市集美区委第二巡察组在对区民政局开展巡察时,发现部分社会救助金额发放存在异常。
“我们的申报网站上有社会救助政策的相关解读,可是部分群众只申报了低保,我们也没法帮他调整。”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答道。
明明符合申领条件却不提交申请,这背后是否有隐情?带着疑问,巡察组决定对符合其他补助条件却未申领的几位群众开展入户走访。
“王阿姨,以您儿子的身体状况,完全可以申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您怎么不去申请呢?”
“什么补贴?我们一直都只领低保,没听说过别的。”面对巡察人员的询问,王阿姨不明就里。
“社区有时候会派网格员来普及相关的补贴政策,您可以多多关注。”
“我得照顾儿子,哪有时间关注这些哟!而且现在的手续复杂得很,我就算知道了也做不来。”
连续走访了多户人家之后,巡察组发现王阿姨的困境并非个例。由于政策宣传覆盖面有限,部分群众对补贴政策的了解主要依赖于村干部或社区网格员的口头传达。有时政策有所变更,宣传人员没能及时告知群众,就会导致群众错过申领的时机。部分补贴申请流程复杂、手续繁琐,也让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望而却步,最终选择放弃申请。不仅如此,巡察组在检查区政府网站及“集美民政”公众号时还发现,“便民服务”等栏目中公开的部分社会救助政策缺漏、过时,有关政策只更新到2022年。
经统计,2019年以来,共有60余人符合其他补助条件却未予以保障。此外,因未及时完成2019年困难生活补贴对象年检,共有近200名困难残疾人延迟收到生活补贴。
“社会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救助不精准、不及时,就会让困难群众雪上加霜,让惠民政策变成‘空头支票’。要促进公共资源向这些弱势群体倾斜,我们就得把政策送到家,服务送到位,补贴送到手。”巡察组组长杜剑锋指出。
针对本轮巡察中发现的补贴漏发、迟发等民生领域问题,巡察组立即向区民政局反馈相关情况,推动区民政局立行立改,完善社会救助系统信息采集机制,加强补助政策宣传力度。截至目前,已及时补发残疾人生活补贴28.52万元,惠及239人次。(集美区纪委监委 封媛媛)
©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厦门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 130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