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委监委网站

秋日胜春朝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汤尤泓        2023-09-15 09:01: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577826

秋日胜春朝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3-09-15 09:01:00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5577826

  《唐诗画谱》中描绘了钱起一首《江行》的画面,诗曰:“秋寒鹰隼健,逐雀下云空。知是江湖阔,无心击塞鸿。”资料图片

  时序轮转,夏尽秋至,凉风渐起。

  诗文中,秋天多是感怀伤时、满载离愁的季节,刘禹锡别开生面,大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由此,从满目萧条中奉出一片灿烂之秋。古人更是趁着秋意,极尽风雅之事,生怕辜负了这一方盛景。

  登山是秋游佳选。捱过了炎夏的炙热,人们再也按捺不住,乘兴而发,或独行,或结伴,登高远眺,恣意畅游。“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孟浩然登临家乡襄阳的北山,只为与故人遥相望,心却随着鸿雁,飞向故人的所在。

  登高望故乡,最易激发游子的情思,那么,独在异乡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便不难理解了。落日余晖映照小楼,他凭栏而立,眉目凝愁,只怕“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宗元登高,只叹自己形单影只,“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要是能幻化出无数个自己,站在所有的山头上望故乡,那故乡也许就不远了吧。

  杜牧却是豪气干云,“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映秋影,雁始南飞,面对这番壮美的景色,他说“不用登临恨落晖”,只消在山头纵情痛饮,把酒言欢,万不可伤情怀忧。

  秋日之斑斓,大半藏于山林,此时最宜到山间觅一番秋色。枫是秋天点在世人心头的一颗朱砂。“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这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笔下的秋夕枫叶图。这样的时节,西风正欲卷去万物生机,枫在寂寥的山林间跃然而现,明快、热烈,令人不禁为之畅然,心神爽朗。秋日寻芳的人,大概绕不开那一抹温润娇艳的黄。陶渊明说“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采一把沾着露水的菊花,那美丽的颜色已足够赏心悦目,若“泛此忘忧物”,以菊花入酒,那更是“远我遗世情”,只想抛却俗事,物我两忘,从此逍遥度此生。

  再往秋日深处走去,寒意渐浓,世界便愈发静了下来。而最静者,莫过垂钓之人。“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元代诗人、画家赵孟頫泛舟垂钓,与凉风、薄雾、清波、秋叶浑然一体,自成一卷寒江秋色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这是清代诗人王士祯的诗。人藏于舟,舟浮于水,不疾不徐,一人一舟仿佛游离于时间之外。舟中人所钓者又哪是鱼呢,他钓的是一江秋色,是远离凡尘的畅然自得。

  遍览秋色,尽兴而归,便思口腹之欲了。西晋诗人张翰最记挂的是家乡松江的鲈鱼。“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当时,张翰羁于混乱的时局之中,不禁生出归隐故乡的念头,他对世道纷乱的悲楚、辞官归乡的旷达,都随着这一念“莼鲈之思”呈现得淋漓尽致,这味佳肴也由此流连于无数名士笔下,时久而愈香。

  其中最痴迷者要数宋代诗人杨万里,他说“要与鲈鱼偿旧债,不应张翰独秋风”。杨万里每至松江已是隆冬,并不是吃鲈鱼的最佳时节,虽如此,他还是想办法买来一尾鲈鱼,了却这多年的“相思债”,不能让张翰独擅秋日之鲜。名医李时珍也喜啖鲈鱼,他以医者身份在《本草纲目》记载了鲈鱼的药用价值,而后又以饕客的角度写下“鲈鱼味美秋风起,好约同游访洞天”。

  秋是慷慨的,虽不似春夏繁盛,却在万物萧索前献出最后的绚烂。趁天高云淡,约三五好友到山中放歌、月下赏味吧,奔赴属于自己的美好的秋天。

相关动态

©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厦门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  130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