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治民生领域不正之风,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用铁的纪律护航民生民利,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厦门市同安区纪委监委坚持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统筹联动、整合各方力量开展监督,确保党中央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防疫,全覆盖保障民生安全
去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考验着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大战大考中的忠诚履职能力。
同安区纪委监委闻令而动,积极应对抗击新冠疫情严峻形势,全方位调动各级纪检监察力量,联合区工信部、卫健局等相关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持续开展高频次、全覆盖、快节奏的一线督查行动,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落细落实防控政策和措施。
疫情防控时期,农村婚丧喜庆、民俗节日是关键管控节点。为了防止人员大量流动和聚集增加病毒传播风险,同安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头执行“婚事缓办、丧事简办、民俗日不宴请”。区纪委监委一手加强宣传引导,一手紧抓监督检查,督促基层党组织书记真抓真管,党员干部动真碰硬,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正之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全区简办、停办婚丧宴席等4995场次,估计帮助群众节省资金近3.3亿元。
村(居)、酒店、医院、药店、学校、企业……抗击疫情期间,区镇两级联动组织开展监督检查4057批次,推动问题整改45964个,通报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起,形成“督查、整改、回头看、执纪问责”监督闭合链条,杜绝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等问题,为同安区保持“零确诊”“零疑似”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靶向监督,多领域维护民生权益
“太好了!这笔钱终于拿到手啦,这巡察组来了就是不一样,你也快查查你们家的补偿金到账了没呀?”收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入账短信,汀溪镇五峰村的村民们乐开了花。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是国家出于提高森林生态效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需要,而给予的价值补偿措施。然而,同安区委巡察组围绕各村(居)党的领导、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涉农等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巡察时却发现,部分村(居)存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拨付不及时、未落实专款专用等问题。
区纪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加强组织协调,督促各镇(街)村(居)进行全面自查自纠,各相关职能部门履行主体主责,形成问题清单并立行立改,强化主管部门有效监管。先后督促补退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588.5万元,并明确规范涉农资金发放流程,将相关补偿资金项目纳入福建省扶贫资金在线监督系统,接受全民监督,为涉农惠民资金“最后一公里”扫除障碍。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每减少一分,群众的认同感和受益感就会增加一分。
同安区纪委监委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统筹,围绕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监督项目清单,明确医疗教育、食品药品安全、粮食能源安全、房屋结构安全隐患等13个重点开展监督。充分运用“1+X”监督机制,推动各责任单位扎实有序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
同时,进一步梳理汇总民生领域群众身边作风突出问题,围绕村务公开、宅基地审批、安置房产权办理、村民土地被占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集中治理,发现并办理问题线索7条,查处12人。
直指黑恶,亮利剑匡扶民风正气
黑恶势力目无法纪、为非作歹,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啃噬群众获得感,更侵蚀着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坚决予以扫除。
针对“村霸”“宗族恶势力”“软暴力”等重点打击对象,同安区纪委监委持续发力,建立“二室二组”(区委巡察组、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信访室、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动机制,开展“六清”行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对查否信访件和问题线索以及相关案件办理情况复查评议,对涉恶案件开展“看、查、访”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分析研判,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精准处置,率先全市完成“线索清仓”“案件清结”双清零任务。同时,全面落实纪检、政法等部门的线索移送、信息互通、联席会议、案件协调、线索会商等机制,密切与区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健全完善问题线索双向移送、重要案件同步立案调查、案件会商等运作机制。
去年以来,同安区纪委监委深入排查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问题,立案8件8人,第一种形态处理其他涉黑涉恶腐败问题2人,追责问责15人。同步落实以案促改工作,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推动个案查处向修复净化政治生态转化,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氛围更加浓厚。
2021年,区、镇(街)、村(居)三级将开展换届选举工作。针对辖区农村多、农民文化层次不高的情况,同安区纪委监委组织编印近年来查处的基层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发放到全区各镇(街)村(居),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同安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