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同安:核查勤入户“三问”促帮扶

来源:福建日报2020-06-04
273244

近日,同安区纪委监委干部到汀溪镇入户走访特困人员,了解帮扶政策落地的情况。杨怡曼 摄

  连日来,厦门市同安区纪委监委为落实《关于进一步强化监督全力保障脱贫攻坚的通知》,组织发动各镇(街)纪委(纪工委)会同社会事务办及包村工作组,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一线监督。结合“四访”活动,发挥“一站两员”作用,本次监督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困境儿童、高龄老人和2016年以来不再纳入低保范围内的对象,按30%比例进行入户随机抽访,核查帮扶工作落实情况,聚焦帮扶资金的使用和发放是否合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否发挥作用、住房安全保障方面是否存在薄弱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核实,发现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纠正解决存在的问题。

  聚焦一:贫困户的低保资金落实到位了吗?

  “正常情况下低保金都是每月的11号到账,遇上周末我还会提前一两天收到钱。好在有这笔低保金,对我们祖孙俩的帮助很大,否则生活就太辛苦了。”同安区新民镇的魏奶奶告诉前来入户的新民镇纪检干部,她与还在念书的孙女相依为命,每月靠着领取近2000元的低保金,才使日常生活得以保障。

  各个镇街纪检干部通过走村入户深入核查,逐人逐项进行信息核对,了解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是否落实到位。特别是把特困人员、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的排查和救助情况,作为此次监督的工作重点,督促各单位在疫情期间开展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工作,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救助工作。据统计,新民镇目前共有287户困难群众,纪检干部已入户抽访41户,占14.26%。为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新民镇纪委干部还在2016年以来的86户退保户中重点抽取了13户进行回访。

  下一步,同安区纪委监委还将督促财政、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选取帮扶资金量大、受众面广、问题比较集中的项目、资金,开展“最后一公里”专项监督检查。

  聚焦二:贫困户的住房安全有保障吗?

  自3月份以来,同安区纪委监委在全区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监督工作,按照困难群众“住房有保障”要求,确保房屋改造和住房解危解困落实到位。

  家住汀溪镇堤内村的林某因二级残疾,丧失劳动能力,被认定为特困人员。在去年的房屋安全排查中,因他的住房属于砖混结构且年久失修,被认定为D级危房,属不能再居住的房屋类型。镇、村干部经过协调,将其安置到弟弟家中暂时居住。在本次的入户排查中,镇纪委的工作人员特地前往林某家中查看其生活居住情况,确保他的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在今年5月份结束的房屋安全大排查中,该区发现,汀溪镇共有12户低保户存在房屋安全方面的隐患,房屋改造前危险等级为D级的共4户,其中2户已经完成房屋改造后入住,1户正在拆除重建中。其余的8户都属于危险等级为C级的危房,目前已纳入2020年的维修加固计划。接下来,同安区纪委监委将持续跟进房屋安全的整改落实情况,充分保障贫困户的安心住房。

  聚焦三:贫困户的致贫根源分析了吗?

  截至2020年5月,祥平街道享受低保的人员共278户,其中因残疾导致贫困的人员达175户,无劳动能力的学生48户。新民镇和汀溪镇的纪检干部在入户中也发现,残疾导致贫困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最高。

  根源找出来,重点浮上来。纪检干部在同安区民政局的大数据中发现,低保户因残疾丧失劳动力是主要的致贫原因,占总人数的50%以上,无劳动能力的学生是低保困难户的第二大人群,大约占总人数的25%。针对这一问题,同安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监督切入点,督促区民政局、教育局和卫键局等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能,对残障人员、困难学生以及其他特殊群体给予重视,定期抽查回访,加大帮扶力度,确保脱贫户不再出现返贫的情况。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监督保障职能,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履行好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安区纪委监委党风室相关负责人说。(曾钰婷 杨珊珊)

©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厦门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  13011616

©厦门市纪委市监委 版权所有